“1元保”处处是坑 自动续费“套路深”?

2022-04-14 15:51:10

  此前3月,央视直接点名“悟空保”等相关互联网平台存在“1元保”消费陷阱。事实上,这种投保乱象早有泛滥。扫码场景中植入广告,或嵌入投保链接,不少人因此“中招”,成为被“收割”的对象。

  轻松保严选平台也因“1元保”问题被央视提及。且在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平台上,相关投诉并不少。实际上,因“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实宣传,轻松保严选平台法人主体广东轻松保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曾被银保监会通报。时至今年,轻松保严选平台依然存在因此问题产生的投诉。

  记者在查看轻松保严选投诉问题过程中发现,“不知情情况下被自动扣费”是其投诉“重灾区”。不少消费者表示,本人在不知情情况下被连续自动扣款。且出现联系不上客服的情况。这给消费者造成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经济损失。追损困难的消费者选择利用投诉维权。

  记者就“1元保”、直接自动扣款等相关问题,联系了轻松保严选平台方面,对方作出了相关回复。

  因“1元保”问题多遭点名

  伴随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科技赋能于保险行业成为明显趋势。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让消费者开始直接触达保险产品。但在互联网保险发展过程中,一些乱象也开始滋生。据银保监会数据,仅在2019年,银保监会接到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1.99万件,同比增长88.59%,是2016年投诉量的7倍。

  3月中下旬,央视曝光了悟空保涉及的“1元保”相关问题,并提及多家互联网保险平台,其中包括“轻松保”。

  轻松保严选是2016年轻松集团推出的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轻松保严选官网显示,其法人主体是广东轻松保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轻松保经纪”),该公司成立时间是2011年6月24日,注册资本为五千万元。主要在全国区域内(港、澳、台除外)为投保人拟订投保方案、选择保险人、办理投保手续;协助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进行索赔;从事再保险经纪业务;为委托人提供防灾、防损或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咨询服务等。法定代表人为于亮。

  企查查显示,轻松保经纪股东为杨胤、于亮,分别持股70%、30%。杨胤是轻松筹联合创始人、总裁。于亮是北京轻松筹网络创始人和CEO。

  2020年12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了《关于安心财险、轻松保经纪、津投经纪、保多多经纪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例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显示,检查发现,轻松保经纪在宣传销售短期健康险产品中,存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实宣传(实际是将首月保费均摊至后期保费),或首月多收保费等问题,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保险法》中相关规定。在通报中,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指出,上述通过“限时特惠”“会员日补贴”等宣传,以“零首付”等方式,给投保人优惠(豁免或减少)应交保费错觉、诱导投保人购买保险的行为,属于虚假宣传、欺骗投保人。

  央视曝光“1元保”问题和上述通报所述的“首月0元”、“首月0.1元”背后套路一致,都是将首月保费均摊至后期。不仅央视曝光,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发现有消费者反映此类问题。一则3月21日的消费者投诉显示,“从2021.7.17支付1元、2021.8.20支付153元、2021.9.17支付153元、2021.10.17支付153元、2021.11.17支付153元、2021.12.17支付153元,共计766元。”

  鉴于2020年就被监管部门通报过,为什么时至今年,轻松保还存在同样的“套路”问题?不过,截至目前,记者在轻松保严选微信公众号上,未发现以“首月X元”字眼宣传的保险产品。

  自动续费“套路深”?

  除了“1元保”问题外,记者在梳理轻松保严选平台的投诉时发现,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自动扣款成为投诉的“重灾区”。据消费者讲述,“2021年2月‘轻松保’在本人不知情情况下从本人微信零钱共扣除116元,本人从未与‘轻松保’签订协议,‘轻松保’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微信自动扣款功能购买服务。”

  另一名消费者也称,“家人使用微信(时)莫名其妙被投了轻松保,后来每一个月都扣87.95(元),甚至9月扣了两个87.95(元),但本人并不都是知道的。今天发现微信支付提示轻松保官方通过微信代扣总金额87.95(元)。在当事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轻松保通过微信无支付密码扣款527.7元,且完全不知道这笔钱的去处。”

  记者梳理相关投诉发现,因上述问题给消费者造成的经济损失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截至目前,记者注意到轻松保严选平台对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消费者投诉进行了处理。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轻松保严选平台是否未尽到尽职提醒的义务?此外,针对上文提到的“1元保”问题,记者也询问了轻松保方面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以及后续投诉处理是否落实到位。但对方未正面回应,而是表示,平台上所销售的保险产品均与该产品在中国银保监会的备案信息保持一致,平台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用户在平台投保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联系官方客服,平台会全力协助解决,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去年,以“首月1元”、“首月0元”等为噱头进行宣传的保险产品就已泛滥。扫码共享单车、刷短视频、租借移动充电宝等等,都有可能“不小心投了保”,且“中招”的多是老年群体。面对众多“套路”,金融消费者需提高警惕,投保时要通过全面的信息来了解和判断一款产品,同时明辨销售渠道,不轻易被低费率产品吸引。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