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残疾人托养“一床难求” 试点将托养费用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2020-11-17 22:24:08

  11月17日,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张永安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栏目。记者从现场获悉,广东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全省21.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户、25.3万贫困残疾人口已符合脱贫退出条件,全部脱贫。

  与此同时,残疾人托养机构“一床难求”、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省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进行回应。

  疫情期间为盲人按摩机构发放专项补贴600余万元

  在“民声发布”环节,张永安介绍省残联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省残联坚持党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省残联“一盘棋”思想,出台系列工作方案,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多方筹措防疫物资发放。严格按上级要求对国家残疾人运动队在粤集训基地,残疾人康复、教育、托养机构等重点场所施行高级别防疫管控,针对各类服务机构出台严格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截止目前,全省残疾人服务机构均无人员感染。

  同时,关注困难群体,纾解痛点难点问题。开展“一个不漏摸查残疾人”排查和困难残疾人探访活动,联合省相关部门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兜底保障。联合多部门出台政策扶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盲人按摩机构和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全省共为953家符合条件的盲人按摩机构发放专项补贴687.2万元,为24526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基本实现平稳持续发展。

  在带领残疾人就业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方面,截至第三季度,全省已就业残疾人达29.79万人。其中有4.85万个用人单位安排约13.5万名残疾人分散就业。198个就业扶贫培训基地安置约1.1万各类残疾人集中就业。全省已建成1531个社区康园中心,形成康园服务网络,为近3万名智力和精神残疾人、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职业康复和辅助性就业服务。第五届广东“众创杯”残疾人公益赛特邀西部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四省参赛,参赛人数和参赛项目再创新高,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今年上半年,全省21.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户、25.3万贫困残疾人口已符合脱贫退出条件,全部脱贫。

  广州试点将残疾人托养费用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残疾人托养服务是帮助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克服社会认知和参与能力以及自理能力方面的障碍,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减轻家庭负担,促进社会和谐的手段。早在2012年,中国残联等多部门就提出要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不过,“广东民声热线”记者调查发现,在广州,残疾人托养仍处于“一床难求”的困境。以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为例,该院只有480张床位,截至10月底,尚有500多人在轮候,其中轮候时间最长的已超过9年。

  对此,省残联教育就业部部长冯建军介绍,残疾人托养服务覆盖范围为16周岁至法定退休年龄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目前,广东省主要有三种托养方式,一是针对无自理能力残疾人的寄宿型集中托养,二是针对有一定自理能力残疾人的社区日间照料,三是居家托养和居家照料。“我们的发展思路是以居家托养和照料为主,以社区日间照料为依托,以寄宿型集中托养为骨干。当前的主要精力是放在社区日间照料上,全省已经建成1531个社区康园中心,争取今年内实现全省乡镇(街道)全覆盖。而寄宿型集中托养的确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目前全省有49家机构为1869余名残疾人提供寄宿托养服务。”冯建军透露,广州市正规化建设第二安养院,以缓解残疾人轮候时间过长的问题。

  “为什么托养服务主要保障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因为托养资金主要来源于残疾人的就业保障金,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需求和供给是严重不匹配的,因为我们的资金无法支撑寄宿型集中托养的运行费用。”张永安指出,残疾人托养费用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据悉,按照国家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工作部署,2017年8月1日起,广州市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2019年8月1日,新修订的《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行办法》实施,其中明确,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已达或预期将达六个月以上,病情基本稳定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可申请评估,经长护评估后按规定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支付的问题解决了,各方面供给才能跟得上。”他说。

  另外,数据显示,全省22869个村(社区)已建立21594个基层残疾人组织。但“广东民声热线”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仍有大量村(社区)未设立基层残疾人组织或残疾人专职委员。

  对此,张永安表示,日前,省残联与省民政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的通知》,将用两年时间实现全省社会工作服务站(点)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依托社工专业服务,有助于解决基层组织薄弱、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他说。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