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新规落地已满月 专家分析买“新”还是抢“旧”好

2020-11-25 22:18:36

  11月,保险业发生了一件大事。在行业里酝酿了一年多的重大疾病保险新定义在11月5日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作为人身险业务里最重要的险种之一,重疾险的变化直接影响了1亿多人次,同时这也是这一险种条款与规则时隔13年来迎来的大调整,在业内和广大保险消费者中受到了极大关注。

  如今,重疾险新规落地已满月,监管机构给出的88天过渡期也已走完1/3,距离旧版重疾险可销售最终日期2021年1月31号越来越近,留给消费者们做决定的时间越来越少。买“新”,还是抢“旧”,如今的重疾险在购买时该如何抉择?

  重疾新规后 出现了哪些变化?

  早在2007年时,原中国保监会就针对重疾险产品发布了理赔规则,至此,所有的重疾险产品在条款约定上,都参照这一规则执行。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十几年过去了,原先制定的重疾险规则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医疗发展与疾病变化,部分规则存在保障力度、覆盖范围、病种等级等方面的问题,急需更新。

  在这一背景下,新版重疾险规则出炉,对部分原有规则进行了调整,红星新闻记者整理后发现,新版重疾险发生了这些变化:

  1、病种增加了。

  与现行的重疾险规则相比,新版重疾险在25种重疾基础上,新增3种重疾和3种轻症。其中,重疾包括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轻症包括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塞、轻度脑中风后遗症。从强制要求覆盖的重大疾病的保障范畴来看,病种增加了,保障范围扩大了。

  2、理赔更规范,有些治疗手段可以获赔了。

  在重疾险的理赔纠纷中,有不少是因医疗技术发展,疾病治疗手段更新而产生的。例如过去需要开胸的手术,现在可以微创介入,但保险公司的理赔条款却没有及时更新,导致通过微创介入术治疗疾病的被保险人,因手术没有开胸而拿不到应得的理赔款。

  为解决这些存在争议的理赔纠纷,新版重疾险在理赔规则的制定上进行了较大调整。比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由“开胸”改为“切开心包”、“切开心脏”,不再强制要求开胸,这就意味着微创的切开心包、心脏的手术也可以按照重大疾病理赔了。这是对医学进步和治疗手段升级的认可,也是切实保护消费者选择更好的治疗手段的权利。

  再比如重大器官移植术,增加了小肠的异体移植手术,主动脉手术由“开胸或开腹”改为“开胸(含胸腔镜下)或开腹(含腹腔镜下)”,也更有利于消费者。

  3、有些疾病理赔标准提高,赔的钱变少了。

  在重疾新规下,有些疾病能赔的钱变少了,主要涉及的疾病为甲状腺癌、原位癌和轻症。

  根据新规,恶性肿瘤被更改为恶性肿瘤—重度,理赔的标准也相应更细化、更严格。其中,ICD-O-3 肿瘤形态学编码属于 0(良性肿瘤)、 1(动态未定性肿瘤)、2(原位癌和非侵袭性癌) 范畴的疾病,都不属于恶性肿瘤—重度理赔范围内。

  很多人关注的甲状腺癌不再“一刀切”按重疾赔付了,而是要分级赔。按照新规的分级办法:I期的甲状腺癌,被剔除出重疾范围,赔付按轻症标准,最高赔30%的保额。这就意味着,如果买50万保额的重疾险,确诊轻度甲状腺癌(I期)的话,旧重疾险能赔50万,新重疾险最高只能赔15万。

  另外一些疾病,也根据医学的要求提高了理赔标准。例如双耳失聪的平均听阀由90分贝提升至91分贝,肺动脉高压的标准由30mmHg提高到36mmHg以上。

  买重疾险,要不要等新品上市?

  重疾新规发布时,也提到了旧重疾险最晚的下架时间为2021年1月31日。也就是说,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险产品,最多还能卖2个多月。从明年2月开始,我们在市场上能买到的重疾险,就都是按照新规设计的新版条款下的重疾险了。那么,买“新”还是抢“旧”呢?

  早买早安心。保险是防范风险用的,越早买,越容易买,价格也越便宜,也能越早享受保障。想明白了这一点,也就容易做决定了。

  红星新闻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现在的旧重疾险产品,甲状腺癌都按重疾赔,而将来大部分不严重的甲状腺癌都会按轻症赔了。并且目前针对中/轻症的赔付比例也是比较高的。所以,从整体看,现在买至少是不吃亏的。

  如果您的重疾保障目前还是空白,或保额不足20万,那么建议先配置一份现行规则的重疾险,这样也规避新规变化后的部分不利影响。

  怕错过未来的好产品,建议分批买。保险业内人士表示,配置保险不是一锤子买卖,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作为人身险中最重要的健康风险保障产品,重疾险属于给付型保险,符合条件的话多份重疾险都是可以叠加赔付的。所以,后续觉得保额不够了,有好的新产品可以再次购入作为补充,这样可获得更全面的保障。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