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面临多重风险挑战:超过半数险企偿付能力下滑 个别险企触碰监管红线

2020-12-09 22:00:37

  保险行业面临多重风险

  在全球低利率环境和利率下行趋势下,受经济增速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保险业正在面临多重风险挑战,超过半数险企偿付能力下滑,个别险企触碰监管红线,偿付能力不达标。银保监会昨日披露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178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2.5%,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0.5%。人身险公司、财产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6.5%、267.6%和321.6%。相较于二季度末,超过半数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

  业内专家表示,影响险企偿付能力的因素很多,从今年的市场环境来看,险企主要面临流动性、资金运用和内部管控等方面的风险。比如,长安保险流动性覆盖率指标在二季度末出现了下降,渤海人寿存在资金运用方面的风险,前海人寿出现了操作风险,而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不完善的内部操作流程等导致的法律和监管合规风险。

  此外,部分险企在业务扩张的同时不能及时补充资本,导致偿付能力吃紧。君康人寿、百年人寿便是如此,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低于120%。两家公司表示,将通过控制业务规模、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产配置等措施缓解偿付能力压力。

  保险行业市场现状

  根据披露数据,2018年,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分别是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华夏保险、太平人寿、新华保险、泰康人寿、人保寿险、富德生命人寿、天安人寿,这十家公司的合计保费占总保费收入的74.14%,市场占有率为近3/4。与2017年相比,前十家公司保费占比提升了1.62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此外,排名前十的公司也有小的变动,天安人寿取代阳光人寿进入前十名。

  自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134号文(《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对2018年的寿险业务产生了直接影响,“开门红”承压,大量中短期存续产品被叫停,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难度较大,导致很多公司都出现首年保费负增长。部分大型险企由于大量续期保费的拉动,全年保费收入才得以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保费出现负增长的人身险公司共有21家,多为中小险企。

  保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保险行业在经历了恢复、规范发展阶段进入到高速发展时期,与之相随,保险法律体系也从不健全、不完善,通过不断地建设、发展,逐步在完善。纵观近几年来的中国保险业保费规模,寿险行业始终占据半壁江山。目前保险市场受监管导向回归保险本源,与此同时伴随着业务渠道拓宽与科技影响寿险规模逐年稳定增长,但从行业内部发展状况来看中小型的寿险公司发展相对于大型公司来说较为缓慢。从消费者来看,女性客户占比仍将逐年提升,达到40.29%。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保险意识的逐渐增强,客均保费、人均保单数也逐年提升,预计2020年人均保费将达到30,380元,人均保单数将超过3张,并且两张及以上保单的消费者占比预计2020年将超过七成。

  互联网科技的崛起,改变着保险行业的格局。2018年,银保监会的成立、保险政策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各方角色进入保险行业,大量网红产品的盛行等,从保险机构到产品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险中介作为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高速的发展,成为保险业增长的“风口”。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