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退保”花样翻新升级 “政银企”加强沟通联系与信息共享遏制乱象

2020-12-10 10:03:21

  原标题:“代理退保”套路升级 多方携手联合迎战

  今年4月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的提示》,警示消费者警惕“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根据自身需求谨慎办理退保,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保险机构早已对恶意“代理退保”深恶痛绝,多家保险公司表示将从上至下高度重视,一方面重建内部投诉管理和处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行业协会、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等多维纠纷调解机制的构建,提升纠纷化解的公允性。

  “代理退保”恶意投诉骗局仍在不断上演,并已上升到司法层面。《金融时报》记者获悉,近日,全国首例司法打击保险黑产代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案件在广东省开平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判决,涉案人员周某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代理退保”黑产何时休?这个问题已然困扰保险公司和消费者多时。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以牟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怂恿、诱导甚至唆使保险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的行为,不仅对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更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金融监管部门与司法部门也在加强协作,对该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代理退保”骗局花样翻新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代理退保”骗局呈现由暗转明,团伙作案和业务范围扩大趋势,上述案件证明了这点。根据案情披露,今年6月17日,杨某接到一陌生号码来电,对方自称是保险公司的售后服务人员周某。周某能准确地说出杨某的保单信息,并在交流过程中,歪曲解释保单,还向杨某推荐办理保单贷款、减保业务,并停缴旧保单,谎称将旧保单升级为新保单。

  后经核查,周某并非险企工作人员,也没有保险从业资质。其背后还有一个至少8人的团伙,平日驾驶4辆外地牌照小汽车在广东地区作案。在周某使用的手提电脑中发现超过千条客户信息,涉及客户800余人,保费6000多万元。7月9日,开平市检察院以周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700余条对其进行批捕。

  据悉,此案为银保监会部署开展保险领域恶意投诉治理工作以来,全国首起黑产人员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司法判决。

  不过,《金融时报》记者调研发现,在监管部门围追堵截下,最近保险领域恶意代理骗局又有新变化。一些诈骗者从原来以“全额退保”为幌子,变成假冒保险机构客服,或打着监管部门的旗号,以“产品升级”“赠送保障”等话术为由诱骗客户退保。还有部分恶意代理投诉人员以应聘业务员等方式伺机混入保险机构,在销售环节通过夸大保障、隐瞒合同重要信息等手段误导客户投保并预留销售误导“证据”,通过销售新保单获取佣金吃下“头啖汤”,而后再择机以各种理由诱导客户退保,通过收取高额退保服务费从客户处攫取“二道汤”,更有甚者,会进一步诱导客户投保新的产品再次牟利。

  此外,“代理退保”还拓宽了业务范围,从寿险向产险扩张。中国银保信下发的《关于疑似新购车辆“集中退保骗佣”欺诈风险的提示函》指出,今年5月至7月,多家经营车险业务的险企在承保“以租代购”公司的新车保险业务中,遭受不同程度的集中退保,以致损失大额佣金,个别公司损失达千万元以上。

  隐藏在背后的退保黑产链

  在某电商平台,记者搜索“全额退保”时发现,页面很快跳出不少标有“全额退保”“无损失全额退保”“专业保险维权指导”等销售内容的商家信息。在记者与商家取得联系后,先要回答一系列问题,问题除涉及保单基本情况外,还有被特殊问及,“当时销售员在向你推销保险时,是否存在夸大承保范围等诱导欺骗行为”。商家表示,这有助于“运作”成功,并且称其团队拥有包括律师在内的专业人士进行全程维权指导,全额退保成功率在八九成。手续费用方面,会按照保费退还金额的不同比例收取。“并不是所有保单都能做到全额退款,也要根据险种和难易程度来定,”商家说,但不成功不收费。

  随着近两年,社交、网络平台上“可委托代理全额退保业务”的广告日渐增多,一些“被蒙在鼓里”的消费者让设局人尝到了甜头,“代理退保”黑色产业链已然形成,记者从此前保险公司的举报信中了解到详细过程。

  黑产中介首先会揽客,方式则是利用网络平台散布代办“全额退保”业务,或拉拢保险业在职或离职业务员提供“客源”,甚至直接前往保险公司营业场所“开拓”业务。接着通过欺骗、怂恿等方式激起保险消费者不满,鼓动其签署所谓的《保险咨询服务协议书》,收取高额保证金,要求客户提供实名制电话号码、银行卡及身份证等。然后捏造事实,撰写格式化举报、投诉信函寄给当地银保监局,或直接拨打保险公司、银保监局投诉热线,要求查处保险公司所谓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全额退保。同时,煽动客户频繁投诉、缠诉,给银保监局施加压力,倒逼保险公司办理全额退保。保险公司迫于监管和投诉压力,一旦满足其投诉诉求,被举报人即以“成功案例”迅速转发,扩大宣传,进而招揽更多“新业务”。最后,当保险公司将资金打到客户账上,该团伙即要求客户支付高额手续费,若客户反悔即派出两至三人的“催收”小组上门收费,采取堵门、跟踪、威胁的方式迫使客户就范。

  北京安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詹昊表示,在参与“代理退保”过程中,消费者除了面临失去正常保险保障、资金受损、个人信用受损、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也可能因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非法行为构成欺诈,从而面临较大的法律风险。

  严打退保黑产须形成合力

  保险机构早已对恶意“代理退保”深恶痛绝。多家保险公司表示将从上至下高度重视,一方面重建内部投诉管理和处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行业协会、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等多维纠纷调解机制的构建,提升纠纷化解的公允性。

  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代理退保,公司一方面对内治理销售纠纷源头问题,杜绝投诉隐患,从制度优化、流程管控、风险排查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销售品质治理,强化合规经营。另一方面对外加强消费者风险提示和消保教育,强化公司官方投诉渠道的宣传,引导消费者从正规渠道理性维权,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动行协、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人民调解室、街道等多维纠纷调解机制的建立和运作,提升纠纷化解的公允性。

  新华保险则分别通过“以案说险”“消保学堂”开展对消费者和销售队伍的宣传教育。据了解,该公司在今年客服节期间连续发布相关案例,提醒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审慎办理退保,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同时,该公司也在加强对“恶意投诉”证据材料的收集,对涉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代理投诉经营者,通过诉讼方式依法维护公司及客户的合法权益。

  今年4月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的提示》,警示消费者警惕“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根据自身需求谨慎办理退保,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据不完全按统计,近年包括银保监会在内,各地监管机构对“代理退保“的相关风险提示超过50次。

  以广东省为例,当地银保监局重点从排查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客户信息管理安全、建立从业人员业务品质数据库、向公安机关移送违法犯罪线索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加大打击恶意代理投诉力度。自今年8月开展恶意投诉举报专项打击行动以来,广东银保监局辖内(不含深圳)人身险涉恶意投诉举报案件大幅下降,2020年8月、9月环比降幅分别达45.96%、36.1%,恶意代理投诉不断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由此可见,只要金融监管部门,司法部门以及保险机构形成合力,加强沟通联系与信息共享,遏制“代理退保”现象蔓延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