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湘潭市保险业在民生、经济各个领域全面覆盖 编织起严密“防护网”

2021-01-18 11:20:53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经受住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市保险行业开足马力,迎难而上,积极推动复工复产,迎来逆势上扬的良好局势。闪亮的成绩背后,凝聚着保险人的奋斗和拼搏,也诠释着保险行业历久的积淀和绽放。过去一年,我市保险业在保障社会民生、繁荣社会经济、参与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面布局 编织“防护网”

  承担社会保障,进行风险管理,2020年,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42家保险机构,共有2742个服务网点,保险覆盖人群580万余人次,覆盖企业近3万家,全年累计实现各类保费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4.31%,累计支付各类赔(给)付支出21.33亿元,同比增长4.44%。我市保险业在民生、经济各个领域全面覆盖,编织起一张严密的“防护网”。

  在产险方面,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车险是消费者广为接触的保险产品之一,全年车险保费收入12.15亿元。为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全市保险行业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于2020年9月实现车险综合改革在湘潭落地。降价、增保、提质,车险改革有力保护了消费者权益,治理了过去车险市场乱象,也为我市道路交通减堵保畅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保险行业协会派驻专职定损员的5个快处快赔服务网点全年处理事故车辆1.92万台次。

  在寿险方面,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0.21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防止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备受居民关注。商业保险积极参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项目,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全市大病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大病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20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参保人数244.13万余人,保费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3.71%。

  另外,新农合意外伤害险、学生及校园意外险等各类针对特殊人群的险种,以惠民为原则,实现低保费、高覆盖,为民生保障保驾护航。去年12月,作为长护险的试点城市,我市发布《湘潭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施方案》,6家商业保险公司中标投入我市长护险试点工作。这是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职能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对养老保险的有力延伸与扩展。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市保险行业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积极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服务网络体系,全年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4亿元,险种覆盖生猪、家禽、水稻、蔬菜、公益林、湘莲、油菜、中药材等近20种农作物和农产品,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风险保障。

  与此同时,行业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推出安全生产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校责险、学平险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险种,各类责任险深入到社会管理的各个层面,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91亿元,承担社会风险保障8134.32亿元,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为化解民事责任纠纷、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提供保障。

  至此,我市商业保险实现从城市到农村的全覆盖,完成了从政策性保障到商业性保障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全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网。

  抵御风险 撑起“保护伞”

  不期而遇的风险往往容易打乱正常的社会、家庭生活秩序,一旦风险发生,保险行业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充当家庭、社会的坚强后盾。

  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市保险行业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面动员、快速反应,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和7×24小时服务热线,确保保险服务不间断。同时,主动取消定点医院限制、医疗险等待期限制、医疗险免赔额限制等服务举措,简化手续为客户预付赔款,并第一时间联系客户,进行排查理赔服务工作,在大灾大难面前充分体现了保险人的担当和责任。疫情防控期间,各保险公司积极按照应赔、尽赔、快赔的原则,完成理赔案件1.53万笔,理赔金额近1亿元,其中涉及新冠肺炎的理赔案件有4笔,赔付金额为5.7万元。

  在发生生猪疫情、“寒露风”灾害时,我市涉农的5家产险公司,积极作为,扩展赔付责任,理赔工作高效运转,在种养殖户一筹莫展的时候,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据统计,全市保险行业在去年发生的“寒露风”灾害理赔中累计派出农险查勘人员1557人次,核实受灾面积7.45万亩,理赔金额达1252.09万元,受益农户数达6153户。

  保险业切实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2020年,全市车险理赔金额6.9亿元,交通事故人伤理赔人次共1.48万人次,人伤赔付4.8亿元;全市大病保险累计赔付超2.6万人次,累计赔付金额达1.05亿元;全市农险累计赔付1.09亿元……我市保险行业齐心协力,充分体现行业的民生保障、风险管理价值,“保险姓保”的本质内涵进一步凸显。保险行业在大灾大难面充当“减震器”和“稳定器”,为湘潭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风险保证。

  繁荣市场 充当“助推器”

  保险作为金融业的重要一支,对促进经济、繁荣市场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保险作为经济“助推器”的地位也越来越得到突出和强化。

  去年年初,全国上下开启了一场大型防疫攻坚战,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推动复工复产成为各地重点工作。全市保险公司全面动员,积极应对,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助力全社会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综合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等一系列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产品相继推出,以帮助企业消除复工复产的后顾之忧,为生产企业的稳定经营注入强心剂。

  有保险业聚集的商圈,一定会带动周边市场的繁荣。一方面,保险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安排社会就业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市保险从业人员2.1万人,其中80%以上是下岗人员和再就业人员,还有5%左右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这对稳定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作为人数众多的行业,保险业聚集的地方,必将带动周边商圈的繁荣发展。我市的福星金融中心、湘潭中心、步步高、万达商圈等大型写字楼都是保险业的集聚地,数万名保险从业者往来、工作于此,周边的餐饮、住宿、娱乐业也日趋繁荣,对城市多个商业中心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稳定发展必然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2020年,全行业上缴各类税收2.4亿元,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对繁荣市场、带动就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以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对接集团总部,为湘潭经济发展引进大额保险资金和项目落地的工作也正在加速推进。

  奉献爱心 走上“公益路”

  开拓创新,不忘践行公益。过去一年,我市保险行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参与精准扶贫。多家保险公司派人驻点扶贫村,并组织员工开展户对户、点对点的扶贫走访,用助学、捐物、购买农产品、赠送保险保障等诸多方式助力脱贫攻坚。不仅这样,保险行业还积极发动各家公司开展慰问抗战老兵、看望孤寡老人、关爱残障儿童等公益活动,保险人以实际行动关注弱势群体。

  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市保险行业协会发起募捐通知,一时间,全市各大保险机构义不容辞,慷慨解囊,免费扩展保险责任、免费赠送保险保障等。疫情期间,全市保险行业捐赠现金共27.63万元,捐赠物资价值32.67万元,捐赠保险11.63万人/次,共提供风险保障312亿元。

  保险行业积极响应国家惠民政策,让低收入群体得到基本风险保障,推出一系列低投入、广覆盖、高保障的公益型产品,如一元民生保险、两元惠民保险、全民保等险种广泛推广,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普惠性风险保障。与此同时,还有扶贫特惠保险、防贫保、老年人特定意外伤害保险、农村小额意外伤害保险等一系列产品给特殊人群送去保障。

  创新模式 搭上“科技船”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区块链和基因技术……日新月异的科技给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着新能量。

  过去,承保、理赔统计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去完成,现在各大公司利用自身开发的软件勘测受损情况,通过手机软件清晰计算承保农田面积和受损面积,实现规范、精准、快速理赔。从渠道到产品创新、风险定价、场景开拓、核保理赔各个环节都渗透了科技力量。

  科技赋能,让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能优势日益明显。前不久,我市保险行业成功运用大数据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一桩汽车修理厂保险欺诈“套路”案件。这起骗保案件的破获,提振了行业信心,让不法分子有所敬畏,促使保险业进一步健康、规范发展。

  砥砺前行谋发展,与时俱进立潮头。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站在新起点上,如何迈好第一步,迎接新篇章?我市保险行业正不断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内强管理、外塑形象”的重要抓手,社会形象和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在服务民生保障、助推经济发展、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扎实推进,努力开创保险行业工作新格局。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