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创新“多点开花” 积极发挥保障作用加速乡村振兴

2021-02-24 16:03:07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小康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快车道的关键之年。2月21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定调“三农”,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发展农业保险密不可分。积极发挥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对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加速乡村振兴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覆盖面广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多年来,农业保险在各地多点开花,以特色化、定制化、创新性地融入当地农业发展。目前,全国各大中小保险公司承保的农作物品种已多达数百种,保险类型覆盖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与此同时,探索农险“定制化”模式同样受到多地监管部门重视。在2021年各地银保监局的工作会议上,特色化农险也列为一项重点工作,各地纷纷制定新的政策目标。

  山东银保监局要求保险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创新特色农产品险种,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体系;进一步发挥奖补政策作用,建立特色险种储备机制,逐步实现“一县一品”;同时,探索开展“农业保险+”,推进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权)等金融工具联动。

  天津银保监局在前期试点开展地方特色葡萄种植保险、冬枣种植保险等基础上,推动天津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的通知》;将试点地方优势特色险种由6个扩大为48个,包括小站稻、稻田蟹、沙窝萝卜等。

  “积极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特色农险占比达到23%”是安徽银保监局对新一年农业保险发展提出的具体目标;大连银保监局提出的目标是:鼓励保险公司创新农险险种,开展生猪养殖饲料成本期货保险。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做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保险服务。

  从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到今年强调“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的要求, 几个字的变化显现出“保险+期货" 以点扩面的格局即将形成。

  提高“三农”保障水平,需要有效运用金融手段,而“保险+期货”就是保险业结合自身金融特性,为解决政策性保险保障程度低的问题,创新研发出的价格保险产品。

  农险专家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保险+期货”模式是由保险公司为农民提供价格类保险产品,承接农民价格波动风险,实现风险第一次转移,保险公司基于期货市场价格确定保险中的预期价格和理赔价格;期货公司等专业机构为保险公司提供类似再保险的风险转移服务,实现风险第二次转移,最终将农民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通过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合作,转移至期货市场。

  助力农业发展

  2020年8月12日,在四川首单落地的大连商品交易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专项扶贫玉米“保险+期货”项目,就是为农户提供收入保障的计划。据悉,由大连商品交易所立项的玉米“保险+期货”项目涉及四川省内10个试点乡镇,覆盖玉米种植面积3.15万亩,对应玉米现货数量1.01万吨,保费收入为136.12万元,为9515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268.64万元。保费来源为大连商品交易所承担70%、华西期货和中航安盟保险共同支持。华西期货提供场外期权对冲服务,通过期货价格保险产品为农户提供种植收益保障,保额更高、保障更全面。

  截至目前,“保险+期货”等创新形式已获得多地的复制和推广,不少创新产品受到农户欢迎。“试点项目还在不断增加,相关模式正在进一步推广至棉花、白糖、红枣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以期构成农险保障长效机制。下一步,将逐步扩大‘保险+期货’的合作规模,逐步探索扩大‘保险+期货’险种范围,逐步实现‘价格+期货’向‘收入+期货’产品的转变,依托农业保险建立支农惠农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从事农险相关负责人向《金融时报》表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