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逐步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试点范围

2021-03-10 12:01:46

  从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月25日,由国务院扶贫办整体改组而来的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到《金融时报》2021年两会热点调查关键词中,“乡村振兴”位居首位;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

  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去年以来,很多国家对粮食出口进行了限制,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当前粮食生产形势是怎么样的?粮食安全有没有保障?

  3月5日上午,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对此回应说:“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有保障,我们完全能端稳我们中国人的饭碗。”

  唐仁健表示,“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今后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农业农村部正和国家发改委一起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考核办法。另外,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向各省也下达了粮食面积和产量的计划,制定了支持粮食安全和发展的措施,包括籼稻和小麦,在去年的基础上每斤提高1分钱;玉米和大豆的补贴政策继续保持稳定;农业保险、收入保险试点也扩大到三大粮食作物。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向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未来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而拓宽农业保险的广度与深度,将更好地为农村经济“保驾护航”。

  据记者了解,2月初,农业农村部与太平洋保险集团就共同推进保险服务乡村振兴进行会谈。唐仁健指出,希望太平洋保险集团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开发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等不同主体、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农业保险服务升级和功能拓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农户的保护伞

  “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保险等保险公司榜上有名。如今,我国开启“十四五”,踏上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如何做好乡村振兴这份考卷,是摆在保险业面前的一道“考题”。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具体来看,一是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支持有条件的省份降低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县级补贴比例;二是将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做法逐步扩大到全国;三是健全农业再保险制度;四是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综合来看,国家从农险原保险、再保险以及“保险+”多个方面,为全面建设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提出要求,促进农险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近年来,农业保险不断扩大覆盖范围,为全国各地农业发展提供多元化产品选择,农业保险正在成为农村风险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和脱贫攻坚的利器之一。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财产险公司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15亿元。从保费增速来看,2020年全年农险原保费收入较2019年增长143亿元,同比增长21.3%。分险种来看,2020年农业保险成为增速第二的险种,从保费占比来看,2020年全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比仅占财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6.0%,规模增长空间较大。

  农业与自然气象条件息息相关,是一场人力与自然界的博弈。农业保险是政府对农业支持的一项惠农政策。地方生猪养殖关系到生猪产业的平稳发展,在湖北、广东、山东等养殖保险规模较大的省份,太平财险通过产品创新、商业性保险补充等模式进一步提高生猪保险多元化产品供给,激发养殖户持续养殖和扩大养殖的积极性,为地方生猪供给产能增长保驾护航。春节前,太平财险成功续保阳西县润丰猪场能繁母猪和仔猪保险,为该养殖场4000余头生猪提供200余万元风险保障,这是该养殖场第三年在太平财险投保养殖险。

  据记者了解,目前险企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的保险品种种类繁多。从产品类型来看,全国各财险公司、专业农险公司为主要农作物品种提供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产品;“农业保险+”也是农险产品创新的主要方向,“保险+期货”等创新形式不断完善、推广。当下,丰富的保险产品类型,叠加政府保费补贴政策的影响,农户参保热情提高,为农险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民建中央向全国两会提交的《关于完善农业“订单+保险+期货”模式的提案》中,为进一步推动“订单+保险+期货”模式试点,民建中央建议,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修订《农业保险条例》等政策法规,增加“订单+保险+期货”模式的相关内容。逐步实现由交易所补贴向财政补贴转换,形成中央财政补贴为主、地方财政补贴为辅的形式,并实现财政补贴常态化运行。增加财政对于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补贴,降低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成本,使保险费率能够有所下调。

  补贴政策待完善

  近年来,保险业积极落实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2018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内蒙古、辽宁、安徽、湖北、山东和河南6省共选取12个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县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完全成本保险与收入保险试点。

  与现行农业保险仅保障物化成本不同,完全成本保险的保障包含物化成本、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等农业生产总成本。收入保险保障被保险人收入的一定比例,包含价格和产量波动两个因子,不仅包含传统农作物种植保险的责任,还对市场价格变动导致价格下降而造成的收入减少有补偿机制。

  据记者调研,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试点范围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地方财政的负担能力。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与财力差异巨大,不少产粮大县往往也是财政弱县,拿出补贴资金有困难。根据财政部的补贴制度,县级拿不出补贴,市级、省级和中央的补贴也就拿不到了,导致一些最需要农险的农民无法参保。业界人士普遍表示,如果能进一步降低这些产粮大县的县级保费补贴比例,无疑会迅速扩大产粮大县的保险覆盖率和承保面,并可以提高财政补贴的公平性,促进粮食生产的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建议,强化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提高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保费质效。一是强化执行既定的保费补贴政策和规定。二是改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拨付程序,减少中间拨付环节,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可以考虑省级财政直接与保险公司结算中央和省级补贴,不再把保费补贴下拨到县,由省级财政根据各县上报确认的各经办机构承保进度,分区域和险种按季度直接将保险补贴资金拨付经办机构。三是建立统一的农业保险监督管理和协调机构。对基层政府在农业保险补贴经费中的各种问题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保费补贴资金“专款专用”。同时,加强对支付时效的监督问责,确保补贴资金如期支付到位,保证经办机构和农户的利益。四是分类处置部分地区保费不及时、不足额问题,通过加大质效考评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严格控制新增拖欠保费,妥善化解存量拖欠保费。

  对于降低县级补贴比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和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认为,这一直以来都是政策导向。因为农业保险是中央和地方财政配套补贴,然而产粮大县往往是财政小县,县里的财政支持力度相对有限,这使得相应地中央和省里的补贴也无法配套到位,因此激发产粮大县的参保积极性,需要逐步降低县里补贴比例。

  提高农险区域覆盖率的政策措施

  ◆完全成本保险

  保险金额覆盖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等农业生产总成本,优于物化成本保险,有助于提高参保积极性。

  ◆收入保险

  收入保险覆盖农业生产产值的,即保险金额体系农产品价格和产量,以支持保险公司为农户提供差异化、高保障的产品服务、提升保障水平。

  ◆地方特色农产品以奖代补

  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保费由原来的直接补贴改为奖励性支持,有助于提高产粮大县发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及保险覆盖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