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9个城市保险渗透率仅为6% 粤港澳大湾区保险市场需求亟待开发

2021-09-15 14:28:1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又迎重大利好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先后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两个方案的发布,标志着两个合作区的建设将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金融产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以现代保险支持大湾区经济发展是2019年2月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对保险业提出的要求。保险企业需与时代共振,将未来的大湾区建设成为保险产品、服务创新以及保险科技的聚集地,进而为国内保险企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窗口和优秀范本。

  粤港澳大湾区是帮助保险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土壤,其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劲。根据《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1)》披露的数据,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到11.59万亿元。基于这样坚实的经济实力,保险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大湾区覆盖约7000万人口,集聚企业总量超640万家,但内地9个城市的保险渗透率仅为6%,庞大的保险市场需求亟待开发。

  保障产品创新是保险业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到,“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

  2020年,银保监会明确了大湾区创新型跨境医疗保险产品、2020版定义的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产品等事项,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性重疾表首次发布。多家头部险企第一时间谋划布局,目前已有9家保险公司的16款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及跨境医疗险上市,累计为超过2万名客户提供保险保障500亿元。跨境车险方面,广东深化跨境车险制度创新,实现“三地保单、一地购买”。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共承保港澳跨境机动车辆超2万辆;深圳不断优化跨境车险服务,平稳有序推动“跨境理财通”落地。毋庸置疑,大湾区保险业会通过跨境产品和服务创新加速融合互通。

  得益于今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的政策支持,在香港市场购买非投资类保险产品的理赔、续保、退保业务可以在内地解决,在内地也将享受到香港地区保险机构的售后服务,大湾区居民有望以更低价格投保专属保险产品等,都意味着大湾区保险服务会更加周到。

  保险业支持大湾区建设的另一个发力方向,在于充分发挥资金融通功能。一方面,要利用好险资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优势,通过债权、股权、股债结合、资产支持计划等方式,主动参与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另一方面,通过保险增信功能,间接联动资金融通,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反哺金融业稳步做强。从落地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上半年,“险资入粤”金额累计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8%,资金多投向“两新一重”、制造业等重点领域。

  无论是创新跨境保险产品满足大湾区居民的特殊保险需求,还是以险资支持当地实体经济建设,内地保险公司在把握市场机遇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不小的挑战。我国对外开放脚步越迈越大,预期将有更多大型海外金融保险集团考虑在大湾区开设机构,更多国内的金融保险集团到香港地区开设机构。境内外保险机构同场竞技,内地保险业要更多地向国际标准看齐,提升国际化竞争能力。

  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生物科技等新科技的不断涌现,或将革命性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保险理念、保险产品形态、保险运行模式等方面。但保险科技促进业界变革时,也存在诸如创新保护、销售费用、信息安全等问题。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业“防风险”难度面临前所未有的高度。

  归根结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出发点是区域一体化,保险业要通过一体化发展,消除跨境壁垒、降低交易成本、限制监管套利,实现资源更加高效的流动和配置。三地保险业紧密联动,才能更好地服务大湾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于百姓的差异化保障需求。

热点新闻